- 青海
- 西宁
在德化县上涌镇有一条古街。千年前的宋朝,这里是交通要冲的驿站;民国时,更成为当地最繁华集市。如今,古街繁华虽已不在,可独具特色的建筑却仍然在向人们述说着它曾经的历史。它,就是杏仁古街。
历史:曾经的官道
据旧《德化县志》载:上涌,作为“德化西北部中心集镇”,是德化县葛坑、汤头、杨梅、桂阳等地通往县城的必经之路,是昔日德化县城通往尤溪县的唯一“官道”,宋太平兴国三年(978年) 在此设置“上壅驿”。站在古街上,仿佛能听见从远古传来的马蹄声声,仿佛看见昔日公差急驰而至,又绝尘而去。
明、清时,上涌出现了民间交易活动,这里逐渐发展成集市。民国初,这里有个虎跳市,古街上有木屋店铺二十多间,附近乡民商贩来来往往,在此交换着来自沿海的海鲜和山区的干货。
民国二年(1912年),古镇古街毁于战火。后由于该街市地处西溪下游的岸边,地势险要,军事上是个易守难攻的要地,民军陈公忠、陈光亮在此依山傍水筑炮楼驻军,称霸一方。为巩固其统治地盘,二人下令上涌地区十三甲沿着陈氏兄弟的炮楼建新街,作为炮楼的兵事围障。老百姓没钱盖店铺做生意,只能由有钱的人独建或集资修建。因此,一条约200米长,六七十间店面的新街很快形成并投入商业运转。当地老人告诉记者,古街有店面数十家,有盐铺、布行、棺材店、当铺、票行,一应俱全。他说,街上有双扇开大窗的,就是当年的当铺和票行。“街道一直到新中国成立时还很热闹。”
建筑:独特的吊脚楼
杏仁街,雅名翰林街,古街起名源于那里的一棵古老杏树。从上涌镇政府附近成排的银杏树往里,望见隘门高高,写着“杏仁古街”。古街不长,两百余米,三五米宽,依山而建,曲曲折折,层层叠叠。
这条古老的街道傍山而逶迤,开端宽约3米,转个弯,下13个台阶到了末端,路宽达5米。路面用鹅卵石铺成,路面有小石筑造的“八卦”图,平添了几分神秘感。 70多间双层店楼为纯木或土木结构,楼上房屋、楼下店面,经营土特产、日杂、食杂、小百货、布匹、中药、理发、客栈等。店前留一米余宽的走廊,方便顾客、行人在晴雨天行踏。两边一栋栋吊脚木楼渐次排开,错落有致。木质的楼房依靠高超的建筑艺术,仍然以健硕老者的姿态巍巍挺立。
这里房子和院落比街还要老。黑瓦,木屋,雕花的窗,灰黑的梁,古旧陈香的大木床。门进去了还有门,屋进去了还有屋,楼梯旋转后还有楼梯,回廊拐弯处还有回廊。从街头走到街尾,没有重复,每户人家的建筑细节都不一样。
如今,走在街上,很难见到开着的店面,有点破败的木板门上挂着生锈的锁。找了好一会儿,才找到还在古街开店的老郑,老郑有50多岁。他说,30年前他就在这里开店了。我们去的时候,店里无人光顾,只见墙上写着“要理发打电话”,另外,店里挂着老皇历,从坐椅到镜子、剪刀,都是过时之物。老郑说,30年前,开店的还有十多家,他的店一天顾客最多时有二三十人,现在,来理发的少了,反而是“参观”的人多了。
古街的路面全是鹅卵石铺的,这些石头最早取自山涧小溪,已被时光打磨得十分光溜。从驿站到战火,从集市到没落,古街像个老妪,经历了千年的人事变迁。如今,走在街上,只感到安静。偶尔有居民推着自行车穿过,一阵有节奏的“咯吱咯吱”,回荡街巷,既幽且长。
现状:和睦传统不变
杏仁古街至今仍有13种姓氏200多人居住。虽是多姓共居,却胜似一家人。
据了解,这里的居民虽然姓氏不同,但平日里,左邻右舍都是以“婶、叔、伯”或“兄、弟”相称,亲情融融。
一位大娘告诉我们,建街至今80多年中发生了几场火灾,但都有惊无险,靠的都是一家有火、众人共灭的良好街风。还有,70多家店楼,店挨店,楼靠楼,中间仅隔3米多宽的街面,可在这里,邻里间相互信赖,东西可以随意摆放,根本不用防盗。
古街展示的一段历史、体现的建筑文化、演绎的生活故事,就像块磁铁一样,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走近它,观赏它,探析它,挖掘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