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于清乾隆53(1788)年冬,可说是全台义民庙的总坛。庙内合祀三山国王、神农黄帝与观世音菩萨,每年农曆7月20日的义民节活动,由当地十五大庄轮值炉主祭祀,百年来成为新竹客家人重大祭典与信仰中心。乾隆53年林爽文作乱,护卫乡里义民(有原住民、客家及泉州人)的遗骸,全部安葬于庙宇正后方。后于同治元年又有戴潮春事件,义民之忠骸则葬于庙宇右后方。乾隆帝因念及义民协助平乱有功,初封义勇,继封怀忠,三赐御笔褒忠匾额,遂更名为褒忠亭。...
建于清乾隆53(1788)年冬,可说是全台义民庙的总坛。庙内合祀三山国王、神农黄帝与观世音菩萨,每年农曆7月20日的义民节活动,由当地十五大庄轮值炉主祭祀,百年来成为新竹客家人重大祭典与信仰中心。乾隆53年林爽文作乱,护卫乡里义民(有原住民、客家及泉州人)的遗骸,全部安葬于庙宇正后方。后于同治元年又有戴潮春事件,义民之忠骸则葬于庙宇右后方。乾隆帝因念及义民协助平乱有功,初封义勇,继封怀忠,三赐御笔褒忠匾额,遂更名为褒忠亭。
建于清乾隆53(1788)年冬,可说是全台义民庙的总坛。庙内合祀三山国王、神农黄帝与观世音菩萨,每年农曆7月20日的义民节活动,由当地十五大庄轮值炉主祭祀,百年来成为新竹客家人重大祭典与信仰中心。乾隆53年林爽文作乱,护卫乡里义民(有原住民、客家及泉州人)的遗骸,全部安葬于庙宇正后方。后于同治元年又有戴潮春事件,义民之忠骸则葬于庙宇右后方。乾隆帝因念及义民协助平乱有功,初封义勇,继封怀忠,三赐御笔褒忠匾额,遂更名为褒忠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