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于大沙墟东北3公里处,是龙门里、上宁里、兴仁里的总称,谓之蕉园三村,属蕉园乡,因龙门里原址是蕉果园,所以得名为“蕉园村”。据史料记载,1610年,梁月昌自开平县长沙冲澄迁此。该村位处大沙河与沙白河汇合之三角地带,土地肥沃,灌溉便利,经济发达。现有村民2095人,耕地1689亩。蕉园村历来重视培养人才。明清两代,邑庠生至翰林有57名,国学生42名,官居八品修职至翰林院编修者20名;建国后至1985年,共有大专以上毕业生28名,自费留美留日学生3名,中专毕业生21名,称为“文化之乡”。 全村均为梁姓!...
位于大沙墟东北3公里处,是龙门里、上宁里、兴仁里的总称,谓之蕉园三村,属蕉园乡,因龙门里原址是蕉果园,所以得名为“蕉园村”。据史料记载,1610年,梁月昌自开平县长沙冲澄迁此。该村位处大沙河与沙白河汇合之三角地带,土地肥沃,灌溉便利,经济发达。现有村民2095人,耕地1689亩。蕉园村历来重视培养人才。明清两代,邑庠生至翰林有57名,国学生42名,官居八品修职至翰林院编修者20名;建国后至1985年,共有大专以上毕业生28名,自费留美留日学生3名,中专毕业生21名,称为“文化之乡”。 全村均为梁姓!
位于大沙墟东北3公里处,是龙门里、上宁里、兴仁里的总称,谓之蕉园三村,属蕉园乡,因龙门里原址是蕉果园,所以得名为“蕉园村”。据史料记载,1610年,梁月昌自开平县长沙冲澄迁此。该村位处大沙河与沙白河汇合之三角地带,土地肥沃,灌溉便利,经济发达。现有村民2095人,耕地1689亩。蕉园村历来重视培养人才。明清两代,邑庠生至翰林有57名,国学生42名,官居八品修职至翰林院编修者20名;建国后至1985年,共有大专以上毕业生28名,自费留美留日学生3名,中专毕业生21名,称为“文化之乡”。 全村均为梁姓!